游泳池排水工程基本内容游泳池给水

2020-07-01

 

              游泳池是供人们在水中进行游泳、健身、体闲戏水及各种游乐活动而人工建造的不同规格尺寸、不同形状、不同水深,并配置相关设施的水池。由此可以看出游泳池的主体是水。这些水池和设施一般是合建于同一栋建筑内,构成一栋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建筑。不仅需要体育工艺、水上娱乐工艺、规划建筑、工程结构、通风采暖空调、电气供应等设计院(公司)及相关配套设备设计制造厂商的共同参与,还需要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如卫生监督、市政工程等)及建设单位的指导和配合协调。

             从给水排水专业的内容上看,游泳池的给水排水工程的内容包括如下三个部分:①建筑给水排水;②池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③游泳池给水排水配套设施。

        游泳池建筑给水排水

        1. 基本内容

        1 .游泳竞赛时,为前来观看竟赛的观众提供的服务设施(如观众饮水及使用卫生间等)的给水排水设施及相配套的管道;

        2 .竞赛时,为参加竞赛的游泳运动员、裁判员、官员以及为其服务的场馆工作人员志愿服务者、医疗工作者提供沐浴、卫生设施的给水、热水、排水

        3. 保证游泳场馆安全运行而设置的消防给水、排水、气体灭火等设施

        4. 为贯彻节约水资源政策而设置的屋面雨水、淋浴废水、过滤设备反冲洗水、游泳池岸冲洗排水等回收利用系统;

        5. 硅藻土的处理及回收利用等。

 

        2设计原则

         1. 建筑给水排水各系统的设置原则、设计技术参数的确定、水力计算、设备材料的选用等,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相关规定执行

        2. 建筑排水的回收利用系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和《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的相关规定执行

      3. 游泳场馆的室外给水排水系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13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以及其他相关规范规定执行

         有关游冰场馆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本手册不再阐述。

 

     3游泳池池水循环净化处理

      1. 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系统基本内容

      游池的主体是水,是指人们到游冰池来进行各种健身、休闲娱乐活动都要在水中进行,其水质的好坏对保证游泳者、游乐者的健康至关重要。即要求池水不能对游泳及游乐者带来不适,更不能带来某种卫生上的伤害。同时,水质的优劣也是吸引游乐者及游泳者的有效手段之一,否则就失去了建造游泳池的意义。

      1-1. 池水循环包括:①池水容量;②游泳负荷:③池水周转率;④循环水的水力分配⑤均衡水池及平衡水池等。

      1-2. 池水过滤包括:①原水水质:②池水预过滤;③池水过滤:④辅助过滤设施。

      1-3. 池水消毒。

      1-4. 池水水质平衡、酸碱度的控制及池水稀释。

      1-5. 池水加热。

      1-6. 池水水质监测和保持。

      1-7. 池水和化学药品的管理。

      1-8. 游泳者的洗净设施(含泳后淋浴、卫生间等)。

     1-9. 池内特殊设施。

     1-10. 废水回收利用。

    1-11. 水净化处理设备机房。

    1-12. 设备运行操作及维护等。

    以上各项内容将在后续的章节分别叙述。

     2池水净化处理基本要求

      建造一个符合进行游泳竞赛、游泳训练及健身要求的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应仔细处理好以下问题

     1.循环水的水流组织应保证池内各部位各个角落的水质、水温均稳定,这就要求池内布水均匀,不产生涡流、旋流,使游泳池的水面平静、无波动。

     2.循环净化处理后的池水应洁浄、清澈、透明,以保证在足够的水深条件下有良好的水下清晰度,能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游泳池池底的所有水下设施及游泳者活动的特征。

    3.循环净化处理后,池水中的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均在可控范围内,不对游泳者造成健康伤害。

    4.循环净化处理系统应配置经济、适用、高效、耐久的处理设备和恰当的化学药品,而这些设备设施不仅要安全、可靠地运行,还要节约能源和便于维护管理。

     3池水净化处理基本工艺要素

     为了保持池水的透明清浟和干净,池水净化处理系统则是游泳池的支撑系统。池水净化处理就是通过循环过滤清除掉池水中的悬浮颗粒杂物和残渣,从而有利于化学消毒剂的扩散杀菌。为此,就必须使池水连续不断地流动。因此,池水净化处理应包括如下三个基本工艺要素:

     1.池水循环:利用水泵将池水送至相应的处理设备进行净化、消毒和加热后再送回游泳池内继续使用。而保持池内水质均匀,则游泳池的给水口、回水口的设置至关重要,这将在本手册第7.11节、第7.12节详细叙述。

     2.池水过滤:过滤就是将池水中颗粒杂质、悬浮杂质、毛发等予以阻挡,从而使水达到洁净透明变成干净的水,过滤设备选用,将在本手册第9章叙述。

     3.池水化学药品处理:过滤设备不能杀死细菌、病毒、水藻及微生物,为了不给游泳者带来健康危险,则必须对池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同时,为了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和提高池水的舒适度,还要向池水内投加相关的化学药品。这将在本手册第9章叙述

     4 池水净化处理工艺工序

     池水净化处理系统因选用的设备不同,则处理过程的工艺工序也不完全一致,但所有工艺工序都是为基本工艺要素服务。

       1.采用石英砂过滤器时,一般应包括如下8个工艺工序:1. 预净化;2. 循环水系3. 混凝剂投加(采用硅藻土过滤器时,可取消此工艺);4. 过滤;5. 加热(露天游泳池可取消此工艺);6. pH值调整剂投加(含水质平衡):7 .消毒:8. 水质检测。

       2.采用臭氧消毒时,一般应包括如下12个工艺工序:1. 预净化;2. 循环水泵;3. 混凝剂投加(采用確土过滤器时,可取消此工艺):4. 过滤:5. 加热(露天游泳池可取消此工艺);6. pH值调整剂投加(含水质平衡);7. 臭氧发生器;8. 臭氧投加;9. 臭氧与水接触反应:10. 多余臭氧去除;11. 残余臭氧分解;12. 水质检测。

     由于游泳者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业主、设计者对池水净化处理系统也越来越关注,因为不合理的池水净化处理系统、不合理的操作与维护,不仅不能保证池水水质,还会造成运行成本增加和设备过早的更新,所以,对池水净化处理系统的确定要仔细分析、正确确定。

    游泳池给水排水配套设施

       游泳池除了池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之外,还有一些与池水净化处理系统或与池水水质卫生保持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应引起本专业的重视。如:①游泳池的初次和泄空后的再次补水;②游泳池正常使用过程的补水:③游泳池池岸清洗给水排水;①游泳池泄水:⑤游泳者的洗净设施;③跳水池的水面制波及安全气浪等。这些内容将在以后的章节进行叙述。

      1.  游泳池充水

      游泳池建成后初次向池内灌水或者使用过程中因某些特殊原因,如水质异常、池子水等,需要将池水泄空进行处理和补救后再次向池内灌水,其灌满的时间当然是越短好。但这样做就要加大供水管径,显然不够经济,而且大量短历时集中用水会影响周围其他用水户的水压和水量波动,给城市给水管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游泳池灌满水所需要的时间要根据当地城市给水管道供水条件,游冰池的类型和用途,一次灌满游泳池所需要的水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对于党赛、训练及某些专用类游泳池,一次充满水的时间不宜超过48h,如当地水紧缺、城市供水管径有限制・以及大量集中灌水会影响游泳池邻近建筑的正常用水,其灌水时间可适当延长至72h。

      对于除游泳池外还包含有各种水上游乐池,因其池子数量较多或水面面积和一次な量很大,为不影响周围其他建筑正常供水,可采用各种游乐池分别进行补水,可不按所有游乐池同时补水进行设计,对整个水上游乐池面言,其初次灌水时间可以延长到72h

    充水方式可根据游泳池的具体位置和池水循环方式确定。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可通过平衡水池向池内灌水,无平衡水池者可用软管从池岸向池内灌水;逆流式和混合式池水循环方式,宜采用室外给水管通过游泳池循环水给水管向池内灌水,以补充利用室外给水管或城市给水管的水压。但与池水循环给水管相连接的室外给水管或城市给水管上应装设倒流防止器。

     2 游泳池补充水

      游泳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如下原因损失了一部分水量:①池水表面蒸发:②游泳者从游泳池出来会带出一部分水量到池岸;据国外资料介绍,每位游泳者带出的水量约10L;③过滤器反冲洗(用池水反冲洗时)损失的水量;④①池水排污时会流失一部分水量;⑤池水中尿素和总溶解固体超标需要稀释的水量;⑥卫生防疫要求需要向游泳池补充新鲜水量:所有损失了的这些水量,都需要及时地予以补充,使游泳池在使用过程中,其池水表面始终保持在规定的溢流水位上。

       由于游泳池的使用性质不同,环境条件(如有无空调设施,建在室内还是室外露天等)不同,源水水质不同,要完全按上述各项原因详细计算出游泳池每天所需要补充的新鮮水量,目前尚无确切的计算方法。我国《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1222008,根据国内游泳池使用中的统计数据,参考国外有关资料,按游泳池水容积和游泳池的类型、用途等因素对补水量作了如表5-1的规定。    

 

 

 

       据资料,前联邦德国规范就明确规定:根据国家保健法规定,一般游泳池每日的补给水量为池水容积的5%,训练和学校用游泳池每日补给水量为池水容积的10%:法国《水处理手册》一书介绍,法国卫生主管部门规定,游泳池的补供水量按将全部池水一个月内全部更新一次进行游泳池每日补水量计算;英国《游泳池水处理质量标准》规定按每一位游泳者补水30L计。

        儿童及幼儿游泳池的补水量主要从卫生防疫角度考虑。因为幼儿、儿童抗传染病的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池内排尿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不断更新池水,保持池水洁净,使他们不因游泳、戏水发生交又感染,而适当提高补充水量百分数是必要的。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游泳池设计指南》(1996年版)中就明确规定:幼儿、儿童游泳池应采用直流式给水系统,以保证经常不断地补充新鲜水。在我国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可采用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尝试将幼儿、儿童池的溢流回水排至成人游泳池的循环水净化处理系统,经净化处理后回用到成人游泳池重复使用,以达到减少成人游泳池补水量

    1.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122-2008不推荐用直流式供水系统。因为这种系统不符合:①国家节约用水政策;②环保要求,如直接排水至天然水体,其病源微生物给天然水体造成一定污染。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水源相当充沛、医疗或康复需要,而采用直流式游泳池给水系统时,经当地有关部门同意,也是可以采用这种系统。

    2. 补水方式推荐通过均衡水池或平衡水池向游泳池间接充水和补水。游泳池设置均衡水池或平衡水池时,应通过该池间接向游泳池补水。如游泳池采用循环水泵直接从游泳池池底回水口吸水,且当地水源很充沛,游泳池溢流水不回收的室外游泳池时,宜设置补水水箱间接补水。这种做法可以防止如下问题的发生:①防止补水管水源被游泳池水污染;②防止补水管因压力波动造成补水不均衡;③防止直接补入池内造成池内水温局部区域偏低现象。

      补水管通过池壁或池底给水口配水管直接向池内充水或补水时会使池水水温出现不均匀现象,不符合《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第3.4.3条规定,一般不宜采用。

    游泳池充水管和补水管上应分别设计独立的水量计量仪表,《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第3.4.5条之规定。其作用:①节约用水;②便于运营成本的核算;③为正确制订出符合实际的补水量标准积累资料。

    3. 补水水箱:单纯作为游泳池补水用途的补水水箱容积,不宜小于游冰池的小时补水量,同时不得小于2.0m3。这种最小容积之规定是因为一些不规则的小型游泳池,如水面面积不足300m2的游泳池按上述要求计算可能很小,但从安装各种附件及管理维修和过滤器反冲洗不因水箱排空引起水泵吸水管夹气,影响反洗水量等方面考虑,如有效容积小于2.0m3就很不方便。

    补水水箱应配置如下附件:①补水进水管:其进水口应高出最高水位2.5倍进水管管径的空隙,并专设水位控制阀。补水进水管上还应装设计量水表。进水管管径按游泳池小时补水量计算确定。②补水出水管:该管从该箱底部接出,并装设当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防止游泳池水倒流至该水箱的止回阀及检修用的控制阀门。③游泳池初次充水管:补水水箱如果还兼做游泳池初次补水或换水补水的隔断水箱时,应另行按充水时间计算所需管径,并装设控制阀门,同时对进水管管径也需进行调整。④通气管:各种附件的形式由设计人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

      补水水箱的材质应为表面光滑,易于清洗、耐腐蚀、坚固不变形、不透水、不二次污染池水水质的材料制造,并符合《生活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能标准》GB/T17219的要求。

       3游泳池池岸清洗给水

        游泳池池岸的清洁卫生对保持池水卫生具有重要作用。池岸要经常保持湿润,防止尘埃、杂物飞扬进入池内影响水质卫生。对露天游泳池除前述卫生问题外,还有为防止太阳照射使池岸表面温度过高,使游泳者上岸后有烫脚的感觉,也要对池岸酒水以降低池岸表面温度。与此同时,每场次结束后,应对池岸地面进行拖擦和刷洗,以保持地面干净清洁,营造良好的游泳环境。所以游泳池池岸应设有清洗水嘴,其水源可为城市生活饮用及游泳池水。

      池岸冲洗用水量可按每一场次冲洗一次计算。如为室内游泳池,则冲洗用水量标准可采用1.0L/(m2・次);如为室外游泳池冲洗,用水量标准宜采用2.0L/(m2・次)。每次冲洗历时宜按30min计。冲洗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

     池岸冲洗水嘴直径宜为DN25,并应尽量暗设在墙槽内,无看台的室外露天游泳池可设在阀门井内。其数量应根据游泳池的大小确定,一般设在泳池两侧的池岸上,其间距不宜大于50m,以方便取用。供水管上应设检修网门。

         据了解,欧美一些国家将池岸冲洗龙头改为花管暗设在观众看台底部墙内,冲洗花管每10m一段设置,并用阀门控制。哪一段需要冲洗时,开启哪一段。这样灵活方便,省去皮带软管的人为移动,如图5-1所示。

 

 

    4. 观众及游泳者饮用水

     生活给水是指供给游泳者和工作人员的饮用、淋浴及如厕的用水。其中饮水及淋浴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冲厕、浇酒草地等可采用杂用水(或中水),但两者的管道应分开设置,并有不同用途的明显标志。如采用中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的规定。

    生活给水量的确定、管径计算、供水方式、管材选用及淋浴用水的热水制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执行。

    游泳池如有需要也有条件时,在池岸上允许设置能直接饮用的饮水装置。如采用设小卖部销售饮料时,其容器不得采用玻璃、陶瓷等易碎的材质,以防碎渣掉在池岸清扫不彻底而扎伤游泳者的现象发生。

    5游泳池排水

    1.池岸地面排水

     游泳池溢流回水槽为淹没式时,清洗池岸的排水不得排入游泳池的溢水槽内,而应在池岸四周外侧邻近看台或建筑墙的池岸地面另设排水沟或其他排水措施(如图5-2所示),以收集或排除冲洗池岸废水之用。池岸地面应有坡度坡向该排水槽,防止冲洗废水流入池内污染池水,池岸排水槽的排水管不得直接与排水管道连接。

     游泳池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系统时,游泳池溢流水应与池水一样。回收经净化处理后重复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室外露天游泳池的排水沟断面尺寸和排水管管径应考虑雨水排水量

      如当地水源充沛且溢流水不循环使用时,冲洗池岸的废水可以排入游泳池溢水槽。据了解,在欧美一些国家,它们为了保持游泳池岸的清洁和干燥,方便非游泳者在池岸行走不会弄湿鞋子,采用将游泳池溢流回水槽(或溢水槽)与池岸冲洗水排水槽相邻设置,如图5-1所示。排水槽靠近池岸溢流回水槽一側,槽上沿格栅面一般低于池岸约30-50mm,以防止游泳池溢流回水槽因水波溢出的池水不会淹没池岸。而池岸从观众看台墙处地面开始坡向邻近池子的排水槽。

    2. 游泳池泄水

    游泳池采用重力流泄水方式时,不应与排水管道直接连接,而应采取防止排水管排水倒流污染的有效措施。泄水管管径按将池水全部泄空不超过8h确定。游泳池如采用压力流泄水时,应尽量采用循环水泵和设备机房内潜水排污泵兼作泄水排水泵,但应关闭池水循环净化处理设备上的有关网门,使其泄水不再经过各有关设备。

     如游泳池因出现传染性致病微生物而泄水时,首先应按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对池水先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或天然水体的排放标准,并取得卫生监督和环保部门同意后,方可按上述方式将池水排至天然水体或城市排水管道。

   3. 游泳池其他排水

   池水过滤设备的反冲洗排水,化学药品容器的废液及冲洗废水,如达不到排放标准时,应进行回收、中和或用其他废水稀释确保安全,满足排放要求后再排放。

   4. 非游泳池的生活排水和屋面雨水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的相关规定执行。

   5. 废水回收利用

    过滤设备的反冲洗废水和初滤水排水,强制淋浴和跳水池池岸淋浴及泳后淋浴排水应优先回收作为建筑中水的源水,经处理后用于建筑内冲及绿化等用水水源。游泳池循环水净化处理系统采用臭氧消毒时,其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水,由于仅水温升高,而水质没有改变,应予以回收作为游泳池补充水水源。

 

 

 

 

 

 

 

上一篇

下一篇